当时的收费可不便宜,最少也要30元,贵一些的球馆甚至到了80元,就这样的票价也需要排队,有些人为了插队还会给工作人员塞小费,来打保龄球的也都是商人或年轻人,最赚钱的时候可以日入8万。
可就是这样火爆的健身运动,却在2000年后逐渐走了下坡路,一晃20多年过去了,甚至到了销声匿迹的程度。
原因有很多,最直接的就是成本太高,不赚钱了。保龄球是室内运动,但需要极大的场地,除非是家里不缺钱,否则在家里建造一个保龄球场几乎不可能,就只能到专门的保龄球馆过过瘾。
而开设保龄球馆又需要很大的场地,再加上球道设备、维修、后期保养等,费用极高,如果开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,租金也是要出大头,开在偏远地区客流量就没那么大,得不偿失。
开馆的成本高了,收费自然也就上去了,也有商家通过低价来吸引顾客,但通常支撑不了太久,久而久之来的人就少了。
和其他健身项目相比,保龄球的规则比较简单容易上手,但缺少对抗性,也就少了一些趣味,除非是真爱,否则在快节奏的当下,实在难有年轻人能够慢悠悠地打上一局。
而且手机、电脑等现代设备的出现,大大丰富了年轻人的娱乐项目,运动方式、娱乐消费选择的多元化,让保龄球不再是唯一的选择,就算有中老年人的稳定顾客,但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,迟早要黄。
另外,保龄球运动非奥运会项目,虽然也有一些比赛,但始终吸引力不足,也没有明星大咖式的人物出现,实在是难以推广,只能小圈子流行。
还有一个原因,保龄球运动曾经被贴上了“贵族运动”的标签,后来也一直是上流社会人士所钟爱的社交健身运动,也因此受到了大众的青睐。
如今保龄球运动已经撕掉了这些标签,自然不再有人追捧,大城市玩得少了,小城市也自然慢慢没人玩了。
但作为一项较为古老的健身运动,能够一直传承至今自有其魅力,也有不少人依旧喜爱着,所以即便不再流行,保龄球运动也不会彻底消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